问题 | 服务意识的四个标准 |
释义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针。高校要想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就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并不断强化“四个服务”意识。 第一,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教育为谁服务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其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第二,必须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统一的,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同党治国理政的过程也是内在统一的。在当代中国,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不断发展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 第三,必须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我们的大学既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那它就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属性,不能丢掉自己的制度本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造就和发展了当代中国教育,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才使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第四,必须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实现的。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像邓小平当年所要求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大方向、大趋势、大战略、大方针,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