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回执单能作为报警受理的依据吗? |
释义 | 派出所未按规定填发回执单,虽不违法但不正确。公民可向负责人索要回执单,回执是报警受理的凭据,包含报警人信息、处理承诺等。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治安、群体性事件、灾害等报警,提供溺水、走失、危难救助、公共设施险情等帮助。 法律分析 报警不受理有回执单,按照规定,公民在报案以后办事人员应当填写回执单交付报案人,派出所没有按规定填发回执单,虽算不上违法,但肯定是不对的,可以向派出所负责人索要回执单。 报警回执是公安机关发给前来报警的群众,表示已受理该人报警的一种凭据。报警回执上有报警人的姓名、公安机关对报警人反映情况将依法处理的承诺、报警联系电话、警务监督电话和值班民警姓名等内容。 受理报警范围: 1刑事案件; 2治安案(事)件; 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4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受理求助范围: 1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紧急救助的; 2老人、儿童、智障人员以及精神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 3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 4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先期紧急处置的; 5需要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拓展延伸 回执单的法律效力及其在报警受理中的应用 回执单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尤其在报警受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回执单是一种书面证明,记录了特定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相关细节。在报警受理中,回执单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证明报警事实的存在和报警人的行为。它可以用于证明报警人的诚信和报警的准确性,为警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引,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然而,回执单并非是唯一的依据,警方还会综合考虑其他证据和情况。因此,在报警时,除了填写回执单外,及时提供其他相关证据和信息也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回执单是报警受理中的重要证据,记录了事件发生的细节。它在证明报警人的诚信和报警准确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公民,我们有权要求派出所提供回执单。然而,回执单并非唯一依据,警方还会综合其他证据进行调查。因此,在报警时,除了填写回执单外,提供其他相关证据和信息也很重要。我们应当了解报警受理的范围,确保及时获得帮助。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六十八条 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