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张某经常在外奔波,平时对自己的饮食不是很注意,经常爱买一些碳酸饮料。一天,张某如往常一样去外地出差,到火车站后买了一瓶可乐。张某喝了几口后,觉得肚子不太舒服,跑了几次卫生间。于是张某就没有再喝,把这瓶可乐放在自己的包里。后来,张某找到自己在科研单位上班的朋友对可乐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发现这瓶可乐是假的。那么,商家用自制的假可乐来冒充真可乐,这种行为应当赔偿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和第十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有权获得商品的质量保障,侵犯消费者这一合法权利的,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应当承担退货、退款等责任。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法律还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金,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在本案中,商家用自制的假可乐冒充真可乐,这种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因此张某可以要求商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只有买卖双方都严格守法,才能在市场交易中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经营者在生产和销售货物或服务时,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不能把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冒充质量合格的产品,把假冒的产品冒充真正的产品进行销售。如果经营者违法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的后果,向消费者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