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人能否作为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 |
释义 | 法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指的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与自然人一样,同属于民事主体的范围。法人参加诉讼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一般以依法登记的为准,如,公司的董事长等。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法人,以其正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负责人的,以其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如果法定代表人已经变更,但没有完成登记,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要求代表法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例如:王某是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现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在参与诉讼的过程中,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了李某,但是没有完成变更登记。这时,李某有权要求代表甲公司参加诉讼。法条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条第一、二款。 其他组织能否作为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 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其他组织的诉讼应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具体包括下列几种:(1)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独资企业;(2)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企业;(3)依法登记并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4)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5)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分支机构;(6)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7)经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企业、街道企业。法条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条第三款、第五十二条。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分公司可以成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或者是第三人,其依据是分公司法人设立的分支机构,虽然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起诉应诉的资格。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其他组织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主要包括: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联营企业;3.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4.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6.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7.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8.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哪些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 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其他组织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涉外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能否协议选择外国法院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三十一条,涉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侵权行为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外国法院管辖。但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专属管辖的案件,当事人不得协议选择外国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专属管辖的案件包括:(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4)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除了专属管辖的案件以外,涉外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来自主选择管辖的法院。 当事人可以委托哪些人参加诉讼? 在诉讼活动过程中,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有:(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诉讼委托都需要提供当事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如委托律师,应提供律所的所函和律师执业证;委托近亲属(即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应提供与当事人关系的相关证明材料;委托单位工作人员,应提供与当事人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劳动合同、人事合同。特别注意的是,每个诉讼主体最多只能委托两个人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法条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该内容由 闫璨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