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一审宣判流程
释义
    

法律主观:
    


    法院宣判流程大致可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五个阶段。 1、开庭前的准备:各人进场,书记员点清当事人是否到其并宣布法庭纪律,然后法官们进场,全体起立,坐下后,审判长敲法锤,宣布开庭,简述案由,当事人,介绍审判人员,然后告知当事人他们的 诉讼 权利义务,问当事人有没有要回避的,没有的就继续进入下一轮,有的要 延期审理 。 2,法庭调查,首先由 公诉人 读 起诉书 或原告读 起诉状 ,原告有 代理 人的要读代理词,然后被告自我辩护,由代理人的要读 辩护词 或答辩词.接下来双方轮流举证,并就 证据 能否被采纳或其证明力大小互相辩论。 3、法庭辩论.等双方都举证完了,审判长宣布结束法庭调查,开始法庭辩论,公诉人,被告人或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会轮流发表对自己有利的对案件的处理意见。 4,被告人做最后陈述(刑案)或双方当事人作最后发言(民案),当审判长认为辩得差不多了,事实都辩清楚了,会结束法庭辩论,进行这一环。 5合议庭退庭评议,讨论如何判案,这是秘密进行的。 6当庭宣判(很少这样)或宣布定期宣判,宣布完了以后,审判长敲法锤,退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七条 庭前准备 开庭审理 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庭审调解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宣判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