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脏物,及时退还了!派出所打电话叫去询问会怎么样
释义
    销赃罪已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要求明知所窝藏、转移、收购或代销的物品为犯罪所得的赃物。明知要求较高,但可通过客观情况推定。根据最高法院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在3000元至1万元以上,或具有情节严重的情形,将被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不知情的情况下销赃是不构成犯罪的。“销赃罪”已经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或者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刑事立案,量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1)销赃罪要求有主观上的故意,明知被处理的物品为赃物2)“销赃罪”已经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窝赃、销赃罪要明知所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物品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对于事实上窝藏、转移、收购或者销售了赃物。3)在实践中,肯定对明知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当然,口供只是作为定案的证据之一而不是唯一证据,如果当事人自己说不明知,但是通过客观情况能综合反映应该知道也有可能构成此罪,如:处理该物品的时候,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者根本不在明面上售卖等等很多异常情况都有可能有明知方面的推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第三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结语
    销赃罪已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对于明知所处理的物品为赃物的行为,将受到刑事追究。在实践中,虽然对明知的要求较高,但通过客观情况能综合反映应该知道也可能构成此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若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将定罪处罚。对于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超过十万元或次数达到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情况,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这些规定将有助于打击窝赃、销赃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