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形式案件的流程及时间
释义
    形式案件是指没有实体争议,只有程序问题的案件,流程相对简单,时间较短,但也需注意义务期限和异议期限等法定时间。
    形式案件是指没有实体争议,只有程序问题的案件。其流程相对简单,时间较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递交申请-立案-送达公告或通知-开庭审理-作出裁决或判决-送达裁决书或判决书-执行裁决或判决。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立案和开庭审理,前者确定了诉讼主体及其请求、事实和证据,后者则通过口头辩论和质证进行证明与辩护。在办理形式案件时,需特别注意义务期限和异议期限等法定时间。义务期限是指法院规定的法律效力生效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判决书生效后十五日内。异议期限则是被告可以提出的反对意见期限,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权利得到保障。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形式案件流程相对简单,但也有可能出现案情复杂、诉讼费用高昂等问题。因此,在立案前需要谨慎考虑是否真正需要通过诉讼解决争议,并评估诉讼风险和成本。
    形式案件是否可以进行再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形式案件不得提起再审。但如果当事人在审判过程中提交的文件或证据是假造的,或者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来的事实认定,可以依法申请撤销或改变原判决、裁定。
    形式案件是指没有实体争议,只有程序问题的案件,流程相对简单,时间较短。但也要注意义务期限和异议期限等法定时间,以及评估诉讼风险和成本。如需提出申请,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诉讼程序和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本章规定的形式审判程序,适用于没有实体争议、只有程序性问题的案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