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公司犯罪中,员工采取防卫行为,如何证明其合理性?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防卫行为是指为抵御正在侵害自己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必要的保护行为。但是,不是所有的防卫行为都是合理的,防卫行为是否合理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行使防卫的权利,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对于过度防卫的情况,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过度防卫的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四百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在采取防卫行为时,应当根据被侵害的程度、侵害的性质和情况、被侵害人采取的措施等因素,判断防卫行为是否合理。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行为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当事人为了抵御正在侵害自己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必要的保护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为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行为:(一)被侵害人未主动挑衅或者故意寻衅;(二)被侵害人已经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但仍无法制止侵害行为;(三)防卫行为符合防卫的需要,但不应当对袭击人造成严重伤害或者死亡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