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诽谤公职人员构成何种罪名? |
释义 | 诽谤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的行为,犯罪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否则需被害人自诉告发方可受理,否则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法律分析 诽谤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拓展延伸 公职人员受诽谤行为的法律保护及应对措施 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的重要角色,享有法律保护免受诽谤行为的侵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诽谤公职人员的行为,可以构成刑事罪名,如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或者传播不实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公职人员受到诽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首先,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证据并要求依法追究诽谤者的刑事责任;其次,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法院提起诽谤行为的赔偿诉讼,维护自己的名誉权益;此外,公职人员还可以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诽谤行为,寻求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综上所述,公职人员受到诽谤行为时,应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要注意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确保公正、公正执行职责。 结语 诽谤罪是一项严重犯罪,对于公职人员而言,他们享有法律保护免受诽谤行为的侵害。根据我国法律,诽谤公职人员可以构成刑事罪名。公职人员受到诽谤时,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提起民事诉讼或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公职人员也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确保公正执行职责。维护公职人员的名誉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