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人离婚财产处理问题 |
释义 | 精神病人离婚的财产处理原则及法律依据,离婚时精神病人个人财产不分割,共同财产由法院判决,需照顾病人困境;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需注意子女抚养义务不免除,夫妻共同债务共同承担,个人债务需有证据证明约定。 法律分析 一、精神病人离婚的财产如何处理 1、精神病人离婚的财产的处理: (1)是精神病人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予分割; (2)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可以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对财产进行判决。 (3)如果精神病人因其病情在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在分割财产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照顾让其多分一些财产。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约定注意事项 1、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 (1)抚育子女是父母的一项法定义务,不得因任何事由予以免除。 (2)实务中有很多拟订婚内财产协议时要求不愿要孩子,谁要孩子谁承担孩子的一切抚育费用的情形。 (3)但是当承诺全额承担孩子抚育费的一方经济上陷于困顿,无力独自承担孩子的抚育费用时,另一方显然有共同承担的义务。 2、对第三者的债务由一方承担可能不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1)婚姻生活中形成的债务,一般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2)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可以约定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本人承担。 (3)但是,这类各自债务各自承担的约定,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时才有效。否则,债权人可要求夫妻俩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结语 精神病人离婚的财产处理原则明确,个人财产不予分割,共同财产根据具体情况由法院判决。对于生活困难的精神病人,应适当照顾其利益,让其多分一些财产。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需注意,子女抚养义务不得免除,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承担。约定一方对第三者债务承担,需确保债权人知晓。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法院将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财产分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七条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一方申请查询登记在对方名下财产状况且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双方均有向人民法院申报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义务。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零七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一条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