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法律依据
释义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不服申诉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根据行为和过错确定,分为全责、主责、同责和无责。法律依据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于不服责任认定的当事人,可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期间不可提起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只在赔偿案件中可以反驳交警认定。信访渠道可向市公安局或监察部门上访。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怎么划分责任
    1、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怎么办
    1、在交警作出责任认定后,各方当事人如对责任不服,可以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在复核期间,任何一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复核终止;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出的《事故认定书》,事故当事人既不能提起重新认定的申请,也不能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说明它不是一个具体行政行为。
    2、如果当事人单纯就事故责任问题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不会受理,只有在就民事赔偿提起诉讼的审理过程中,如果法院发现交警的事故认定书不合理的话,可以不予采纳。
    3、可以通过信访渠道向市公安局或监察部门上访。
    拓展延伸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法律责任承担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法律责任承担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并确定各方的法律责任承担。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一般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三种情况。主要责任指造成事故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次要责任指造成事故的一方承担部分责任,无责任指没有造成事故的一方不承担责任。法律责任承担包括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根据具体情况,责任方可能需要承担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接受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因此,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准确划分责任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是保障交通安全和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严重程度来确定的。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多方过错则根据行为和过错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若各方均无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无责任。对于不服责任认定的当事人,可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或通过信访渠道上访。准确划分责任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是维护交通安全和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条 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保险公司。
    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17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同时废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7: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