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公司改制后的补偿方案 |
释义 | 企业改制时,职工补偿标准应从企业净资产中剥离职工安置费。固定工龄的按每年工龄发1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劳动合同制职工按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1个月工资。月工资计算标准为职工在改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则按企业标准计算,最低不得低于当年度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 企业改制时,职工补偿标准应从企业净资产中一次性剥离职工安置费。原属固定工的,根据职工本人连续工龄,按每年工龄(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发1个月工资的标准计提,最多计提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 原属劳动合同制职工的,按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发1个月工资的标准计提。 月工资计算标准为职工在企业改制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如果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标准,则按企业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月平均工资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年度我市最低工资标准。 拓展延伸 员工权益保障:公司改制后的合理补偿方案 公司改制后,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制定了一套合理的补偿方案。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员工的贡献,补偿方案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首先,对于受到影响的员工,将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包括基本工资、年终奖金以及福利待遇的调整。其次,对于可能面临失业的员工,公司将提供职业转型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此外,公司还将为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通过这套合理的补偿方案,公司致力于维护员工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公司改制后能够得到公正对待和合理的补偿。 结语 公司改制后,为保障员工权益,制定了合理补偿方案。根据员工贡献和公司情况,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提供经济补偿、职业培训和法律援助等支持。公司致力于维护员工权益,确保公正对待和合理补偿。 法律依据 《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在公司制改建过程中,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及为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职工一次性缴付的社会保险费,可从改建企业净资产中扣除或者以改建企业剥离资产的出售收入优先支付。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原劳动部印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的标准执行。企业支付的社会保险费,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缴费比例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