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出院后护理费用由谁承担? |
释义 | 工伤出院后的护理费由单位负责,若单位未安排护理,需支付护理人员费用;按护理人员收入或地区平均工资支付。工伤出院后的医疗费需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赔偿和工资等,报销需提供出院证明和发票。 法律分析 1、工伤出院后的护理费的处理方式是: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如单位未安排的护理的,单位应支付护理人员护理费。一般来说,护理人员是有固定收入的,按护理人员的收入支付护理费,如果没有固定收入的,按地区平均工资支付。2、工伤出院后的医疗费处理方式是要去当地的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只有认定为工伤以后,按照伤残鉴定的级别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其医疗费、工伤期间的各种赔偿、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等,其中医疗费的报销需要医院出具的出院证明以及各种发票等。 拓展延伸 工伤出院后护理费用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 工伤出院后护理费用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工伤出院后的护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工伤保险基金是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比例缴纳的,旨在保障工人因工伤而需要的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然而,在特殊情况下,责任归属可能存在争议,例如工伤认定争议、责任转嫁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以确定最终的责任归属。因此,工伤出院后护理费用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法进行处理。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工伤出院后的护理费用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法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单位应负责安排护理人员并支付护理费用;如单位未安排护理,则单位应支付护理人员费用。工伤出院后的医疗费用需申请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赔偿和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具体责任归属可能存在争议,需要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综合分析具体案件以确定最终责任归属。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治疗和出院后休养期间。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确定,各地规定不同,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1、根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书面证明,由所在单位按照当地劳动部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满一年的以及发生争议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2、根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书面证明,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3、根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书面证明确认,满一年的以及发生争议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