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离婚净身出户协议书有效吗 |
释义 | 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了一方自愿放弃一切财产,并且双方签字并办理了离婚登记,那么,此条款有效,属于对自己财产的自愿处分,与忠诚协议中的条款性质不一样,如果签订之后,一方反悔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协议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虽然在法律上没有关于净身出户的规定,但这并不代表离婚夫妻就不能作出这样的约定。如果约定的净身出户协议书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那此时净身出户协议书有效。 一、让男人净身出户有什么前提 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做到让男人净身出户。第一种,双方签订财产协议,约定当具备某一种或几种特定条件时,离婚时男方净身出户。第二种,双方未订立财产协议,但是男方在离婚时恶意隐瞒、转移、损毁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男方企图通过,上述方式侵占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法院可以判决男方不分任何财产,也就是净身出户。财产协议可以是婚前签订,也可以是婚后签订。让男方净身出户的财产协议,往往是男方在婚内犯错后签订的。例如男方婚内出轨被女方发现,但男方又不愿意离婚,此时,如果女方要求男方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其中约定,如果男方在签订协议后再次发生出轨行为,则夫妻双方所有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归女方所有,男方可能会签字。这种婚内财产协议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二、假离婚有哪些法律风险? 1、假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双方在民政局登记离婚,其实就是真离婚,就是说离婚的事实已经不能改变,如果一方反悔,不愿意再复婚,那么不愿意离婚的一方不能要求撤销已经生效的离婚登记,更不能够要求强制复婚。 假离婚中关于财产归属的约定也具有法律效力。按照相关要求,在民政局婚姻登记机构办理协议离婚时,需要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一并处理,这些约定都具有法律效力,夫妻一方不能以“假离婚”为由,不承认离婚协议约定的事项。 2、已分割财产复婚后属婚前财产 因假离婚而购房的,夫妻间的财产将进行分割,同时,再次购房后,产权也是登记在其中一人名下。比如,一对夫妻原有一套房属共有房产,“假离婚”办理离婚登记时,在离婚协议上约定这套房产归女方所有,即使后来复婚,这套房也都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假离婚”后,任何一方取得的财产,都为个人财产,如果法律上没有规定,不会发生共有。 3、弄假成真会导致人财两空 因为是假离婚,双方都心照不宣,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往往考虑得简单,会出现夫妻共有财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净身出户的离婚协议。这种状况下,如果未能复婚,净身出户一方将很难推翻财产归另一方所有的“不合理”协议,除非有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而且必须在离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起诉。因“假离婚”而弄假成真,一方见异思迁,抛弃另一方,拒绝复婚的案例并不鲜见。 4、假离婚后丧失相互继承权 一旦登记离婚,相互之间就没有了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同时也丧失了财产的继承权。如果一方不幸离世,在法律上另一方也无法继承财产。对于“假离婚”的当事人,可能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