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大学生户籍是否自动在学校吗 |
释义 | 不会。 户口迁移是2003年由公安部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根据相关的规定,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前期,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 所以,上大学后户口是不会自动转到学校的,在需要迁移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己办理。 一、怎么把户口迁到学校呢? 想办理迁移户口的学生,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和户口本在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报迁出登记。在经过审查后,由派出所签发户口迁移证件,并注销原户口。 等学生在大学报到时,可以向学校户口管理登记机关递交相关证件,经审查符合规定后,由学校负责办理集体入户手续。 二、户口迁到学校的利弊 好处主要体现在下面两点: 1)部分学生就读的大学离家较远,把户口迁到学校,就可以更方便办理个人证件。 2)部分学生毕业后,打算在学校所在城市长期发展,那么迁入户口就与购房、购车等一些城市配套服务挂钩。 关于户口迁到学校的坏处,具体可以接着往下看。 大学转户口的弊端 1.户口迁到学校只是临时的。在毕业后,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如果没有找到工作,那么户口就会被退回原籍。 2.无法恢复农村户口。部分属于农村户口的学生,把户口迁到学校后,也就享受不了农村户口的福利;毕业后想转回农村户口,也是非常的难了。 3.不能享受生源地的政策。部分学生在生源地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上的补贴和优惠。转了户口后,就没法享受到了。 总的来说,对于没有考虑好未来是否要在学校所在地发展的学生来说,不太建议把户口迁移到学校;特别是一些可以在原籍享受政策优待的学生,更没有必要迁户口了。 迁户口后的变化:家庭户口→集体户口 1. 家庭户口概念:家庭户口是指中国当前的户口管理中,把以家庭立户的,即以“具有血缘婚姻或收养关系”立户的称为家庭户,简言之,你的户籍和家人上在一起的就叫家庭户口。 2. 集体户口概念:集体户口是指其户籍关系挂靠在某一个集体户头上的居民户口,其户主可能是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大学的集体户口属于临时户口,毕业两年后,不进行处理的话就会自动失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 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 没有迁移证件的公民,凭下列证件到迁入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 (一)复员、转业和退伍的军人,凭县、市兵役机关或者团以上军事机关发给的证件; (二)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和留学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入境证件; (三)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释放的人,凭释放机关发给的证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