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找哪个部门能最快讨回劳动者的薪水? |
释义 | 讨薪时,劳动者应依法维权,避免暴力或过激行为。同时,要留心收集证据,包括与单位签订的合同、工资单等,以及来自其他主体和社会机构的证据。对于不严重的情况,可以先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单位补发工资并赔偿。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诉讼。 法律分析 一、讨薪找哪个部门最有效 对于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符合法律规定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监管部门,或者报警投诉,另外,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如果是涉及劳动合同纠纷的,可以找劳动监察大队。 二、劳动者讨薪时要注意什么? 一是依法维权切记理性。 暴力讨薪和玩命讨薪是劳动者在讨薪过程中采取的两种极端方式,这两种讨薪方式其实得不偿失。在前一种讨薪方式中,劳动者很可能会因毁坏欠薪单位财物或拘禁、殴打欠薪人而将自己送进监狱。 二是留心收集维权证据。 谁主张谁举证劳动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基本举证规则。劳动者只有提供真实、充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维护,否则就容易导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败诉结果。 具体来说,应当留意收集以下三个方面证据: 一是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之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资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出勤记录等; 二是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 三是来源于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的医疗诊断证明、向劳动保障部门寄出的举报材料及邮局回执等。 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则可以先向劳动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此时会对单位进行处理,要求单位限时补发工资,该对劳动者作出赔偿的,也是会同时要求单位进行赔偿。这种方式下处理不了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劳动诉讼。 结语 合理维权,避免极端行为,是劳动者讨薪的关键。收集充分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等,有利于维护合法权益。先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若无法解决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维护劳动者权益,促使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