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予立案通知书有什么作用
释义
    一、不予立案告知书有什么用
    民事案件中,立案通知书一般是指受理案件通知书,是给原告的,表明原告起诉的案件已经受理并且立案。
    刑事案件当中,《立案告知书》即立案回执单,是指办案单位认为案件涉嫌刑事犯罪,向报案人等主体出具的通知书,表明办案单位正式立案调查,刑事诉讼程序开始。立案回执单是指报案的机关接受了报案人的报案,给报案人的一个回单。立案回执单上主要包括报案人信息、案件类型、简要案情、受理案件人员、联系电话以及立案时间等内容。对于有控告人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法律也有相关的规定。刑诉法规定,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有效期限内申请复议。
    二、法院不予立案通知书是如何来的呢?
    不合法。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不予立案通知书是什么
    一般来说,公安机构会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立案。如果不立案的话则就会出具不立案通知书,通知相应的人。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应有犯罪事实,若没有犯罪事实的话就不能立案。
    四、哪些情况下能得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呢?具体有哪些好处呢?
    关于不予立案通知书是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根据以上规定,公安机关不是对每个报案人都发《不予立案通知书》。以下情况不用发《不予立案通知书》。一、已经立案的不发《不予立案通知书》。报案不等于立案,立案也不等于破案。报案后,侦查机关已经立案,但没有破案,这种情况不需要通知报案人。比如,报案人报案被强奸、被抢劫、被盗窃,几个月后没有消息,报案人沉住气了,向公安机关要《不予立案通知书》。其实,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了,只是还没有破案,档案不会给报案人书面答复。北京人几乎都有过丢自行车、丢手机的经历,报案后有几个破案的?强奸、抢劫、盗窃等案件,报案后也很难及时破案。往往是抓住一个盗窃犯,犯罪嫌疑人又交代出几十起盗窃行为,抓住一个强奸犯,犯罪嫌疑人又交代出十几起强奸行为,这才破了多年的陈案。《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给报案人发《已经立案通知书》,立案后没有破案的,报案人不会得到什么通知。二、移送其他机关的不发《不予立案通知书》。受理机关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将案件移送其他机关,不代表不予立案,不用制作不予立案决定书。三、受理机关只有在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能决定不立案。《不予立案通知书》不是发给一般报案人的,而是发给控告人的。被害人没有报案,其他人报案的,不用发《不予立案通知书》。被害人报案,没有具体指控何人犯罪的,不具备控告人身份,不用发《不予立案通知书》。《不予立案通知书》的内容是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如:”你反映的问题不属于犯罪。“”你指控的人不具备作案时间。“”你控告的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等等。控告人如果不服,凭《不予起诉决定书》可以到法院起诉他坚持认为的犯罪嫌疑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