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权责任问题研究 |
释义 | 职务侵占罪报案所需准备的材料和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方式。材料包括单位合法成立的文件、涉嫌人的身份证明以及侵占单位财产的依据和数额认定的依据。报案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根据刑法规定,侵占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以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根据相关规定,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数额以累计金额计算。 法律分析 一、关于职务侵占罪报案所需准备的材料: 1. 提交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能够证明单位合法成立的文件。 2、提供能证明涉嫌人是在单位职工的身份证明,如聘任书、聘任合同、任命书、工作证、工资发放材料、职工履历表、两金(养老金、公积金)缴纳材料等。 3、涉嫌人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的依据及数额认定的依据。如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帐单、财务账册中记载相关内容的帐页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职务侵占罪如何报案 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就行。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计算。 拓展延伸 职务侵占罪谁有权报案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结语 报案人应提交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能够证明单位合法成立的文件,以及涉嫌人是在单位职工的身份证明和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的依据及数额认定的依据等材料。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中也提供了相关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