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故意毁坏财物的刑罚根据损失金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损失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如果金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财物损失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 2、故意对他人财物进行毁坏,数额达为到5000,但毁坏次数在3次以上的; 3、当事人纠集3人以上对他人财产进行故意毁坏的; 4、法律规定其他毁坏财物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故意损毁财物罪的法律适用与量刑原则 故意损毁财物罪的法律适用与量刑原则是指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故意损毁他人财物行为进行定性和量刑的原则和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条,故意损毁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损毁或者以其他方法毁坏他人财物,情节较重的行为。法律适用上,要考虑行为的故意性、毁坏的财物价值、社会影响等因素。量刑原则上,应综合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社会危害性以及犯罪人的个人情况等因素,依法进行量刑决定。量刑可以根据犯罪情节轻重,适用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并结合罪犯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进行裁量。 结语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涉及到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法律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若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损毁财物罪的法律适用与量刑原则需要综合考虑行为的故意性、毁坏的财物价值、社会影响等因素,并结合犯罪人的个人情况进行裁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