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的发放方式是否影响其合法性? |
释义 | 微信转账作为一种工资发放形式,在法律上是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各地工资条例,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但并未规定发放形式。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发放方式,包括现金、银行卡、微信等方式,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 法律分析 1、微信转账发工资合法。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各省市地区自行发布的工资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的给员工发放工资。发放工资的形式并没有规定,可以自行在劳动合同书中约定发放工资的形式,如现金、银行卡、微信等都可以,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行。 拓展延伸 工资发放方式对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有何影响? 工资发放方式对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资。如果工资的发放方式不符合劳动合同的约定,可能会导致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受到削弱甚至失效。例如,如果雇主以非法的方式扣除或延迟支付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雇主应当严格遵守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发放方式的约定,以确保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得到有效维护。同时,劳动者也有权利了解自己的权益,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微信转账发工资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各省市工资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工资发放形式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现金、银行卡、微信等,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工资发放方式对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有重要影响,雇主应严格遵守约定,以确保劳动合同的有效维护。劳动者也应了解自身权益,及时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