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侵犯隐私权法律条文
释义
    

法律主观:
    


    一、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
    在民事方面,侵犯他人隐私权,比如网络搜索人肉,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应当给予他人精神赔偿。在刑事方面,如果行为人在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同时,还涉及到对他人的侮辱、诽谤、造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能被受害人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 民事责任 。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九百九十六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 精神损害赔偿 。
    二、 侵犯隐私权赔偿多少钱
    没有法定的最高金额,需要以具体案件审理以及具体的侵权程度为依据作出判断。对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成应当承担上述法律责任外,还将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这个精神赔偿是很难进行界定的,但是可以通过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以及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如果侵犯隐私权导致他人除了精神上的受伤之外,导致造成人身损害,确认人身损害事实后,按照伤残的等级进行赔偿。
    三、隐私权的特征是什么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实际上即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
    (2)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根据隐私权的特征,就目前国内外学者的通说,隐私权有以下四项权利:
    (1)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3)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权所享有是维护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4)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对这些活动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例如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制作淫秽物品,即应认定为非法利用隐私,从而构成违法行为。
    如果侵权行为人侵犯隐私,造成受害人较大精神损害,则需要赔偿精神损失。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