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应当及时给予恐怖事件受害人员及其近亲属的救助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提供紧急医疗救治和安全保障; 2、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3、给予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生活救助; 4、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护其合法权益; 5、给予适当的精神抚慰和慰问; 6、其他必要的救助措施。 恐怖事件介绍如下: 1、恐怖事件是指针对民事、政治、宗教、军事等目标,采取暴力手段,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非法行为; 2、恐怖事件的特点包括突然性、不可预测性、破坏性、残忍性和影响性等; 3、恐怖事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爆炸袭击、劫持人质、枪击事件、化学或生物武器攻击等; 4、恐怖事件的背后通常有政治、宗教、经济等多种因素,是一种极端主义思想和行为的表现; 5、恐怖事件对于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需要采取预防、打击和应对措施; 6、恐怖事件的打击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对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分子的打击和追踪行动; 7、恐怖事件的预防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安全管理和防控措施。 综上所述,这些救助措施的目的是保护和维护受害人员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重新投入到生产和生活中。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积极组织和落实这些救助措施,确保受害人员及其近亲属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二十六条 “恐怖事件受害人员及其近亲属应当及时给予适当的救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优先安排其就医、就业、学习等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