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让探视的证据怎么写 |
释义 | 保留不让探视的证据的方法是:可以通过找见证人、阻碍探望的录音录像等证据予以证明。可以起诉要求探视权或者变更孩子抚养权的,变更孩子的抚养权需要证据证明更适合照顾孩子的成长。 一、不让探视小孩如何举证 可以通过找见证人、阻碍探望的录音录像等证据予以证明。对方不准探视子女,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是诉讼离婚的,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法院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二、不给探视小孩可以强制执行吗! 不让探视小孩可以强制执行。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对方拒绝让探视权人探视孩子的,探视权人可以根据生效的离婚判决书要求强制执行,但是法院不得对小孩进行强制执行,即不能强迫小孩与探视权人见面。 三、经过法院判决离婚可以探视小孩吗 可以,关于孩子抚养费和探视权的约定,是可以因为实际情况的变化视为约定无效的。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 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 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 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 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