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旨在让被判刑人在社区中得到改造和教育,避免其再次犯罪。在社区矫正期间,如果社区居民有不当行为,被矫正人可以向以下机构申诉: 1. 矫正机构:被矫正人可以向其所在的矫正机构投诉社区居民的不当行为。矫正机构有义务对投诉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处理。 2. 治安保卫机构:被矫正人可以向当地治安保卫机构报告社区居民的不当行为。治安保卫机构可以派员前往现场调查,采取必要措施维护社会治安。 3. 公安机关:被矫正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可以对社区居民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侦查,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被判处管制、拘役、缓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判刑或者缓刑期间,有权向有关机关提出改变劳动单位、居住地和联系人的申请,并提出对其合法权益侵犯的投诉和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公安机关接到治安案件报案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关机关申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