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醉驾间接故意有两种情况:为实现非犯罪意图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和对某对象犯罪放任危害另一对象。两种故意认识因素、意志因素、定罪意义不同,直接故意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法律分析 醉驾间接故意的情况包括: 一、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 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 一、认识因素不同; 二、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愿因素明显不同; 三、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四、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