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者去有关部门投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面的规定,如果双方不能通过协商解决,那么可以去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协会调解一般由消费者协会、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方参与,可以提出解决纠纷的相关计划或建议,但不能代替消费者或经营者做出相关决定。 如果还是不能将问题圆满解决,建议直接去工商部门投诉。还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二、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作为消费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要有维权意识,不仅要学法、守法,还要用法,在消费的过程中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消费者购物时,他们应该记住索要发票并保存它们。如遇消费纠纷,要及时咨询律师等相关专业人士,寻求法律帮助。 【法律依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