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和解后还会追究刑事责任吗 |
释义 | 刑事和解后还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或加害人与被害人的调解,指在犯罪发生后,通过调解人的帮助,加害人和被害人直接接触和交谈,正视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伤害,然后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最终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弥补被害人受到的伤害、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重返社会。 在中国进行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保障; 2、有利于保护被追诉者的人权及预防犯罪; 3、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刑事诉讼效率; 4、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刑事和解适用对象与范围,适用对象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的过失犯、偶犯、初犯。适用范围限定在轻罪案件,即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刑的案件。刑事和解的条件为加害人的有罪答辩,自愿,包括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自愿。 刑事和解参与人应当包括以下人员: 1、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近亲属; 2、加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近亲属; 3、加害人就读学校的教师或工作单位的代表,或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代表; 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 5、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派出的监督员; 6、经被害人及加害人双方同意参加和解的其他人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