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著作权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侵犯著作权的认定条件包括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行为人必须主观上有过错。刑法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许可复制发行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以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法律分析 侵犯著作权的认定条件: (1)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 (2)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 (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拓展延伸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及责任承担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及责任承担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进行认定并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侵权行为的认定条件主要包括:1.存在原创性的作品;2.侵权行为的客观存在;3.侵权行为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实际损害。一旦侵权行为被认定,责任承担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责任承担的程度与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影响等因素有关。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及责任承担是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创作创新环境的必要条件。 结语 侵犯著作权的认定条件包括: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行为具有违法性;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作品、出版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许可复制发行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并具有严重情节。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及责任承担是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创作创新环境的必要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无害化销毁处理侵权复制品以及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复制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的,或者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未经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仍然向公众提供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四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一节 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三十三条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