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可能判处死刑案件辩护思路及死刑复核保命策略 |
释义 | 一、辩护律师对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应格外重视,而可能会判处死刑的案件基本应当满足如下条件: 1、罪名上,刑法罪名最高刑规定有死刑; 2、审级上,一审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 才有可能会判处死刑, 3、排序上,即使中级人民审理,如是多人共同也只有第一、第二被告才有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4、情节上,达到社会危害极大、情节特别恶劣、手段极其残忍及民愤极大等; 二、死刑案件保命的辩护思路: 死刑案有不可逆转性,辩护人往往应当特别辩护思路,与被告人及家属作充分的沟通,往往如下辩护方向可以保命: 1、充分抓住法定、酌定减轻、从轻量刑情节,尤其是自首、立功、被害人过错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从轻减轻情节越多,判处死刑的概率越低; 2、案件具体情节是否达到必须判处死刑,尤其是死刑立即执行标准,在辩护上重点就社会危险是否极大、是否造成极其严重后果、情节极其严重手段残忍等上进行充分论述; 3、有受害人的积极争取受害人谅解。在有被害人的刑事案件中,是否获得受害人谅解,化解社会矛盾成为法官从轻判处的重要考量因素。通常情况下获得被害人谅解是可以保命,但被害人不谅解所占比重较大,尤其年轻子女被害情形,但真诚是可以获得法官支持理解。 4、充分利用同案同判的基本规则保命,辩护律师在此要检索找到相似案情或类似情节的案件没有判处死刑判例,做成类案分析报告。 5、充分挖掘和提供对被告人有利的品格证据,社会贡献(比如好人好事)、遵纪守法、求情信。 三、死刑复核阶段最高院是否核准死刑的考虑因素 对报送最高法的死刑复核案件事实基本都已查清,法官对报送的死刑复核案件是否核准死刑,主要考量因素有: 1、类案犯罪情节的案件是否核准死刑,以尽可能达到同案同判; 2、社会稳定,如在死刑复核阶段,能获得受害人谅解基本不核准死刑; 3、本案一审、二审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充分尊重并保障被告人权益; 4、最后就是法官朴实的家庭伦理,比如独子、年轻杀了可惜,以及家庭特殊情况等一系列考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