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撤销的相关规定
释义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情形包括欺诈、胁迫、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根据法典第147、148和150条,行为人在重大误解、欺诈或胁迫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影响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分析
    可撤销合同情形有欺诈、胁迫、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拓展延伸
    合同撤销的法律程序与实施细则
    合同撤销的法律程序与实施细则是指在合同当事人之间解除合同关系时,根据法律规定所需遵循的具体步骤和操作细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撤销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双方协商一致、违约情况等。在程序上,一般需要书面通知对方、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并依法办理撤销手续。实施细则方面,可能涉及到撤销后的财产归属、返还义务、损害赔偿等具体问题的解决。合同撤销的法律程序与实施细则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确保合同解除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环境。
    结语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相关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等。根据具体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合同撤销的法律程序与实施细则对于确保合同解除的合法性和维护权益非常重要。在程序上,双方需遵循法定步骤,如书面通知、提交证据等。在实施细则方面,涉及财产归属、返还义务、损害赔偿等问题的解决。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环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7: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