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地上家人不幸身亡,如何寻求赔偿? |
释义 | 工伤认定是获得赔偿的前提,单位或职工家属需在一年内申请。工伤死亡可获得50至60万赔偿,父母年满60和55且无生活来源者可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子女可领取至18周岁。 法律分析 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家属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如被认定为因工死亡的可以得到大约50至60万的赔偿,父年满60,母年满55且无生活来源的可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二老去世,有子女的也可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其年满18周岁。 拓展延伸 工地事故导致家人丧生,如何维护权益并寻求合理赔偿? 在面对工地事故导致家人丧生的情况下,维护权益并寻求合理赔偿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赔偿途径。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记录和证人证言等,以支持您的赔偿要求。同时,与相关责任方进行沟通,提出书面索赔请求,并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如果需要,可以考虑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最重要的是,坚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放弃合理的赔偿要求,同时与律师密切合作,以确保您获得公正的赔偿。 结语 面对工地事故导致家人丧生的情况,维护权益并寻求合理赔偿至关重要。首先,申请工伤认定是必要的前提,确保赔偿的可行性。其次,寻求法律援助、收集证据并与责任方沟通是有效的策略。坚持维护权益,与律师合作,确保获得公正的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