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与口头工资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
释义 | 劳动合同与口头工资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是:1、以书面劳动合同为准;2、如果实际发放工资不一致且劳动者未提出异议,则以实际发放工资为准。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和第三十条。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不一样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与用人担负责任同劳动者口头约定协商许诺的工资数额不一致,以书面的劳动合同为准; 2、如果实际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不一致且劳动者没有提出异议的,则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为准。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不一样怎么处理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的法律规定及纠纷解决措施 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两个概念。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条件、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合同,口头工资则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口头约定的工资待遇。 在法律上,劳动合同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约定。而口头工资的法律地位相对较弱,容易引发纠纷。 当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发生差异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首先,劳动者应当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口头工资的约定,并尽量争取书面确认。如果用人单位不配合解决,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调解或仲裁。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寻求法律支持。 总之,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之间的差异需要依法解决。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公平和稳定。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和第三十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不一致时,应以书面劳动合同为准。如果实际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不一致且劳动者没有提出异议,则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为准。劳动者可以通过沟通、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的差异需要依法解决,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