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走私罪共犯与放纵走私罪的区分是什么 |
释义 |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构成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的认定即负有特定监管义务的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利用职权、放任、纵容走私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行为,一般是消极的不作为。因此放纵走私主体即特殊主体,必须是海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在客观方面上,即表现为徇私舞弊,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海关缉私人员的检查,偷逃税款。主观方面系故意,即明知。海关工作人员走私共同犯罪与放纵走私罪上的区分认定,如果海关工作人员与走私分子通谋,在放纵走私过程中以积极的行为配合走私分子逃避海关监管或者在放纵走私之后分得赃款的,应以共同走私犯罪追究刑事责任。首先,是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即海关工作人员与走私犯罪分子事前通谋即行为人对走私行为是明知的,存在主观的故意,应当认定为走私犯罪共同犯罪。而在放纵走私罪的场合,只能是事中通谋,不参与走私行为的谋划以及处理。其次,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走私犯罪的共犯要求的是行为人采取积极的行动配合走私分子逃避海关监管,通常表现为帮助走私分子提供虚假的报关单证、账号、路线甚至是走私运输工具等。而放纵走私罪,一般是消极的不作为,即不查处不监管等。 一、刑法放纵走私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四百一十一条规定,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应予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放纵走私行为3起次以上的; 4.放纵走私行为,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成立放纵走私罪,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放纵走私必须情节严重,情节不严重的,不犯本罪; 第二,行为人须是海关工作人员,非海关工作人员不犯本罪; 第三,行为人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前述三方面必须同时满足,否则不犯放纵走私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