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野生动植物指的是什么 |
释义 |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生态、文化及美学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可能构成犯罪,包括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以及违反狩猎法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 法律分析 一、野生动植物指的是什么 野生动植物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传统的中药仰仗于野生动植物的存在;超声波、雷达、潜艇、导弹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现,也多是从研究动植物的生态特点中获得启发的。这些俯拾即是的事例说明,野生动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生态、文化及美学等方面的价值,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 二、民法典中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可能构成什么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结语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植物资源正面临急剧减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五十一条的规定,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对于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刑法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同时,违反狩猎法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也将面临法律的制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贵的自然遗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修正):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 第二十七条 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应当采取安全措施,防止野生动物伤人和逃逸。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破坏生态的,饲养人、管理人等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保护、培育、利用森林资源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十条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