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继子女是否有资格继承遗产? |
释义 | 合法收养与亲生子女在继承权方面没有区别,都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而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无法通过法定继承权继承遗产,只能通过遗嘱或代位继承。无论是过继还是收养,只要是合法的收养关系,继承权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律分析 法律上没有过继,但是有合法收养关系。合法收养的子女,以及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上继承权方面,与亲生的子女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什么区别。而子女的孩子,也就是孙子孙女或者外孙子外孙女,无论是亲生子女的孩子,还是合法收养的子女的孩子,还是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孩子,在法律上继承权方面也都是一样的,都不是法定继承人,没有法定继承权。 孙子孙女或者外孙子外孙女要继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遗产,只能通过遗嘱继承或者代位继承。 无论是叫过继还是法律上说的收养关系,只要是缔结了合法的领养收养关系,法律上就与亲生父母子女一样,相互具有法定继承权,且该继承权属于第一顺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拓展延伸 过继子女的继承权利:法律规定与争议解析 过继子女的继承权利是一个涉及法律规定和争议的复杂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过继子女在一定条件下有资格继承遗产。根据《继承法》,过继子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过继的子女在遗产人去世时尚未成年,二是过继是依法进行的。然而,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法院对于过继子女继承权利的解释存在差异,导致争议频发。一些法院认为过继子女应当享有与亲生子女相同的继承权利,而另一些法院则持有相反观点。因此,为了保障过继子女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明确法律规定,并加强司法解释的一致性,以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结语 无论是通过合法收养还是过继子女,他们在法律上都享有与亲生子女相同的继承权。然而,对于孙子孙女或者外孙子外孙女来说,要继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遗产,只能通过遗嘱继承或者代位继承。过继子女的继承权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地区和法院对此存在不同的解释和争议。为了保障过继子女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法律规定,并加强司法解释的一致性,以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