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农民工工资拖欠怎么办? |
释义 |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处理方法及劳动仲裁流程。拖欠工资可通过举报、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解决。农民工有权投诉,单位和个人可向相关部门举报。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开庭审理并调解,如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书,否则及时裁决。拖欠工资需有合法证据,才能获得受理并获得应得工资。 法律分析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怎么办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理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渠道,依法接受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举报、投诉。对于举报、投诉的处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及时转送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投诉人。 二、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拖欠工资的行为是会让劳动者的利益受损,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人单位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劳动者是可以直接走法律的程序来解决,但前提一定要有合法的证据,只有证据齐全,自己的诉求才能获得受理,属于自己的工资才能得到。 结语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可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或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解决。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农民工有权投诉、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单位和个人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举报拖欠工资行为。相关部门应公开举报投诉渠道,按照法律及时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和仲裁调解等步骤。拖欠工资损害劳动者利益,只有合法证据充分,才能获得受理并获得属于自己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五条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二条 【专项集体合同】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