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股东未出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释义
    股东未出资在民法上承担补足责任,但在刑法领域,虚假出资和抽逃资本构成犯罪。虚报注册资本罪适用于要求实缴注册资本的公司,如银行、信托公司等;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适用于所有公司。虚假出资是承诺但未给公司,抽逃资本是先给后拿回。涉及巨额、严重后果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能构成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
    法律分析
    在民法上,股东未出资,那么他就有一个补足出资、承担违约赔偿的责任;那在未出资或未真实出资等股东出资有瑕疵的情形下,他在刑法领域上又会承担什么责任呢?我国《刑法》在有关公司注册资本方面规定了两条罪名: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由于我国注册公司基本实行认缴制,所以虚报注册资本问题,一般来说,就只适用于一些法律、行政法规等要求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的公司,比如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的股东如果存在出资瑕疵的情况,那就很有可能触及虚报注册资本罪了。其他实行认缴制的公司,它的注册资本在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证明,也就不存在虚报注册资本的问题了。另一条罪名,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它就适用于所有公司。主要是针对公司发起人、股东没有交付出资物,或者没有将财产所有权从自己转移到公司的情况,我们称作虚假出资,也就是他承诺了会给,但是根本没给公司;又或者他先给了公司,在公司成立后,将先前出资抽逃,也就是他确实给了,但是又迅速拿回来了这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如果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就会涉嫌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了。
    拓展延伸
    股东未出资:风险加倍!刑事与民事责任双重威胁
    股东未出资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应履行出资义务,未出资可能导致刑事和民事责任的双重威胁。在刑事方面,未出资可能构成欺诈、虚假陈述等犯罪行为,一旦被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甚至有可能入狱。在民事方面,未出资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作,给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带来经济损失,股东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需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东应认真履行出资义务,遵守法律规定,以避免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结语
    股东未出资将面临严重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出资可能构成欺诈、虚假陈述等犯罪行为,一旦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甚至入狱。同时,未出资还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作,给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带来经济损失,股东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需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东应认真履行出资义务,遵守法律规定,以避免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
    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章 申请和受理 第二节 受理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三十五条 其他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的清算,属于破产清算的,参照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