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怎样叫侵犯了肖像权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或者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可以认定肖像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肖像权消极权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第一千零二十条【肖像权的合理使用】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二、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都会构成侵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一)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 (二)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 (三)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四)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五)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六)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七)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三、什么是肖像权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肖像权为一种人格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