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救济的途径是怎样的?
释义
    1、当事人通过行政诉讼进行救济的途径为人民法院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开庭审理,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相应的判决。
    2、《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行政诉讼救济途径有哪些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
    (2)立法救济。相对人就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侵权行为,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请求救济。
    (3)复议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请求救济。
    (4)诉讼救济。诉讼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提讼,由人民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违法行驶为予以撤销,造成损害者判令赔偿的救济途径。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两种:
    一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
    (2)立法救济。相对人就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侵权行为,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请求救济。
    (3)复议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请求救济。
    (4)诉讼救济。诉讼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提讼,由人民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违法行驶为予以撤销,造成损害者判令赔偿的救济途径。
    行政许可法哪些可以通过救济途径解决
    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转移是怎样的
    管辖权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将某个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的一种制度,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对级别管辖的一种变更和补充。
    
     该内容由 罗小艳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0: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