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碰到老赖拖欠工资怎么解决 |
释义 | 劳动者维权途径:投诉劳动监察、劳动仲裁、起诉法院。投诉违法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应处理;劳动争议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可诉诸法院;有欠条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单位不支付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向法院起诉。劳动者有欠条的,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欠款,但是单位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应对拖欠工资的法律措施 应对拖欠工资的法律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害者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尝试解决纠纷。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帮助,通过仲裁程序解决争议。其次,如果仲裁无效,受害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此外,受害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薪。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如工资单、劳动合同等,以证明自己的权益。最后,如果雇主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受害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措施追回欠薪。总之,应对拖欠工资的法律措施提供了多种途径,受害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劳动者可以有效应对拖欠工资的问题。首先,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依法处理用人单位的违规行为。其次,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劳动争议,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欠薪。最后,如果雇主拒不履行判决或裁决,劳动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保障自己的权益。这些法律措施为劳动者提供了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