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海市误工费的基准是多少? |
释义 | 误工费的主旨是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赔偿金额。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人员,根据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与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之差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的人员,可以提供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证明进行计算,否则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的平均工资计算。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的证据是计算误工费的关键。受害人应了解当地的误工费标准,以缓解经济压力。 法律分析 误工费一般是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的标准赔偿。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误工费的计算公式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误工费证据搜集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受到了人身伤害,在得到相对应的赔偿之后,受害人了解误工费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误工期间缓解生活经济上的压力。上海误工费的标准是如此,每个地方的误工费是不同的,其他城市的误工费标准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 结语 误工费的计算公式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确定。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人员,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但能提供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证明的人员,误工费按照最近三年收入总和的平均值乘以误工时间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且无法提供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证明的人员,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乘以误工时间计算。误工费的证据搜集包括收入状况证据和误工时间证据。对于收入较低的人群,了解误工费标准并获得相应赔偿是缓解生活经济压力的重要途径。请注意,每个地方的误工费标准可能不同,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其他城市的误工费标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