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拘留与逮捕的差异是什么? |
释义 | 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在于性质、法律依据、适用对象和羁押期限等方面。刑事拘留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不具有惩罚性;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制裁,用于惩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刑事拘留依据刑事诉讼法,适用于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羁押期限最长为14或37天;行政拘留依据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适用于一般违法行为的人,羁押期限最长为15天。 法律分析 (1) 法律性质和依据存在差异。 (2) 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的对象是触犯刑事法律、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治安拘留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司法拘留的对象是实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诉讼秩序行为的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或案外人。 (3)目的和结果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损失,刑事拘留的结果,一般转为逮捕,刑事拘留的羁押期可以折抵刑期。治安拘留的目的,是为了对违法分子进行处罚和教育,治安拘留期满,就是教育处罚的结束。司法拘留的目的在于惩诫妨害诉讼秩序的行为,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司法拘留与判决结果不发生联系,被拘留的人如果承认并改正错误,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如果在看守所被拘留的话,是有时间方面的限制性的规定的,一般情况之下,如果是在看守所被拘留,都是属于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刑事拘留。如果是属于一般的刑事类型的案件,拘留时间是不能够超过14天的,对于多人多起作案的最长不能超过37天。 一、盗窃被拘留15天是否算案底 盗窃被拘留15天不算案底。 1、案底是指犯罪行为的记录,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2、因盗窃被拘留15天,是行政拘留,并未涉及刑事责任,不会留下犯罪记录的案底,但是,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有关部门是可以查到的。 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的一种处罚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制裁,其目的是惩罚和教育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2、法律根据不同,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用的,行政拘留则是根据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行政法律、法规而采用的; 3、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4、羁押期限不同,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日。 结语 法律性质和依据存在差异,适用对象不同,目的和结果不同。在当代社会,如果在看守所被拘留,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刑事拘留,但如果是行政拘留,则不属于案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