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
释义 | 刑事责任与年龄、精神状况和生理功能等因素相关。未满14周岁的人无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的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判断无责任能力需医学和心理学标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负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减轻处罚。醉酒者负刑事责任。聋哑或盲人犯罪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决定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以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因素,其中包括人的年龄情况、精神状况和重要的生理功能状况等。1、刑事责任年龄。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1)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刑法理论称之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即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而不是指虚岁。实足年龄以日计算,并且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2、对于无责任能力的判断,应同时采用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即首先判断行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断是否因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前者由精神病医学专家鉴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员判断。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行为的时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就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反之,如果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认控制能力,该行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负刑事责任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6、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关键因素包括心智能力、认知能力、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判断力、自控能力等多个方面。心智能力是指被告人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记忆、推理等方面。认知能力涉及被告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意志力体现了被告人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决定其是否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稳定性指被告人情绪的稳定与否,是否容易受情绪波动影响。判断力包括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和辨别能力。自控能力是指被告人对冲动行为的控制能力。综上所述,以上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着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结语 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年龄、精神状况和生理功能等。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来说,其行为不构成犯罪;而对于14至16周岁的人,根据犯罪性质,可能负有相对的刑事责任。评定无责任能力时,需要综合医学和心理学标准,判断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是否因此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而醉酒、聋哑或盲人犯罪可能会减轻处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关键因素包括心智能力、认知能力、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判断力和自控能力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准确评定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