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调解协议书是发生纠纷的当事人经过协商,自愿解决问题的一种文书形式,而调解书则是根据调解协议由人民法院或仲裁委进行制作的法律文书。一、仲裁委可以不予制作调解书的情形有哪些调解协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制作调解书: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2、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3、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有弄虚作假嫌疑的;4、违反自愿原则的;5、内容不明确的;6、其他不能制作调解书的情形。法律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七十八条之规定:“调解协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制作调解书:(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三)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有弄虚作假嫌疑的;(四)违反自愿原则的;(五)内容不明确的;(六)其他不能制作调解书的情形。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制作调解书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二、签署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1、和解的表现形式是调解书而非仅有协议。制作调解书的目的是确保协议未能得到履行时可立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非另行起诉或者申请仲裁。2、明确让步条件并约定进退。在和解协议中一定要首先明确双方让步之前的无争议的诉求明细及金额,然后约定双方的让步条件及方案,最后约定如果协议未能履行的后果——按全部诉求执行并承担违约责任等。3、在和解协议中继续施压,确保协议得到履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四条 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七条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