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探视不允许会影响抚养权变更吗? |
释义 | 多次阻止探视不会自动导致抚养权变更。只有当抚养权方没有合理理由拒绝探视且没有法律依据时,才能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孩子的探视权。变更孩子的抚养权需要满足条件,如协议变更或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在诉讼申请中,需要举证说明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严重疾病或残疾无力抚养等。另外,双方经济收入、教育程度、孩子的意见等也会影响法院的决定。 法律分析 多次阻止探视不会自动导致抚养权变更。 如果抚养权方没有给出合理的理由拒绝探视多次,并且这些拒绝行为没有法律依据,那么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孩子的探视权。如果抚养权方仍然拒绝探视,并且这些拒绝行为没有法律依据,那么才能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一、孩子抚养权怎么变更 1、协议变更 依据相关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也就是说为了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父母可以通过协商来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2、起诉变更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可估量的,有可能父母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当双方无法就变更抚养关系达成协议时,就只能通过向法院诉讼途径解决变更抚养关系纠纷了。 综合上文所述,在提出诉讼申请时需要符合四项条件之一,是否符合条件,这就需要举证说明。对于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或因严重疾病、残疾无力抚养的证据比较容易收集,而对于认为自己条件优越更适合抚养孩子的主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1)当双方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时,可以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2)当双方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时,可以通过主张自己能为孩子提供更优良的教育,更健康的成长环境等问题入手。 (3)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所以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虽然这样会对其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是避免不了的,由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方抚养,也算是一种补救吧。 结语 探视权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权之一,但并不是多次阻止探视就会自动导致抚养权变更。如果抚养权方没有给出合理的理由拒绝探视多次,并且这些拒绝行为没有法律依据,那么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孩子的探视权。如果抚养权方仍然拒绝探视,并且这些拒绝行为没有法律依据,那么才能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