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逃税罪? |
释义 | 逃税罪的立案条件:客体是侵犯税收秩序,客观表现为欺骗、隐瞒导致大额逃税,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单位,主观一般为故意。根据刑法,逃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占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 法律分析 逃税罪的立案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要件是一般是故意,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201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如何识别逃税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 识别逃税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确保公平税收制度的重要环节。首先,可以通过审查财务记录和报表来寻找异常迹象,如虚报损失、隐瞒收入等。其次,调查人员可以进行资产调查,检查个人或企业的财产是否与所申报的收入相符。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来发现涉嫌逃税的模式和趋势。一旦发现逃税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展开调查、征收罚款、追缴逃税款项等。此外,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也是预防逃税的重要手段。综上所述,识别逃税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维护税收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关键步骤。 结语 逃税罪的立案需要符合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根据《刑法》第201条,逃税行为严重者将受到刑事处罚。为确保公平税收制度,应加强逃税行为的识别和采取相应措施,如审查财务记录、进行资产调查和数据分析等。同时,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也是预防逃税的重要手段。维护税收公平和社会正义,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四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九条 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出售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