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规明确减轻刑罚的规定是什么?
释义
    中国刑法中的减轻处罚情节对14岁以上未满18岁的犯罪人、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中止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和胁从犯都适用,但审判人员仍可选择其他量刑方法。
    法律分析
    (1)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
    (2)防卫过当的;
    (3)避险过当的;
    (4)中止犯;
    (5)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6)共同犯罪中的胁从犯。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刑法中的上述减轻处罚情节均属于多功能量刑情节,因此审判人员仍可以在减轻处罚与其他量刑方法之间作出选择,但是如果不适用其他量刑方法,则必须适用减轻处罚;反之,如果不适用减轻处罚,则应当适用法律规定的从轻或免除处罚的量刑方法。
    拓展延伸
    减刑政策的实施对犯罪惩罚产生的影响如何评估?
    减刑政策的实施对犯罪惩罚产生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首先,减刑政策的实施可以帮助减轻罪犯的刑罚,以期实现社会康复和再教育的目标。这可能导致罪犯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率。其次,减刑政策可能引发公众对犯罪惩罚过轻的担忧,甚至导致社会不满和不安。因此,评估减刑政策的实施对犯罪惩罚的影响需要考虑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同时,还需要考虑减刑政策对受害者和其家属的影响,以确保公平和正义。综上所述,对减刑政策实施对犯罪惩罚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效果、公众意见和受害者权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结语
    中国刑法中的减轻处罚情节包括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中止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和胁从犯。这些减轻处罚情节是多功能量刑情节,审判人员在适用时可以选择减轻处罚或其他量刑方法。减刑政策的实施对犯罪惩罚产生的影响需要全面评估,包括罪犯社会康复和再教育的目标以及公众对犯罪惩罚过轻的担忧。同时,还需考虑受害者和其家属的权益,确保公平和正义。因此,评估减刑政策实施对犯罪惩罚的影响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