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法占用土地的处罚方式是什么?
释义
    非法占用土地的处罚如下:
    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并且要将非法占用的土地恢复到占用以前的状态。
    二、如果如果在非法占用的农用地上新建了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应当进行拆除。如果建筑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则建筑物将被没收。
    三、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建筑物与该建筑物占用的土地可以分别抵押吗?
    1、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2、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
    3、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规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
    村集体土地被个人占用怎么处理
    这是完全的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个人承包的土地归个人使用,他人没有权利无补偿的使用个人承包土地。
    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可以申请调解或者仲裁,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的规定如下:
    1、明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范围,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征收管理
    2、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规范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
    4、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利益,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
    5、加强国有土地储备管理,建立土地储备资金财务会计核算制度
    6、加强部门间协作与配合,建立土地出让收支信息共享制度
    7、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监督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收益流失
    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是什么
    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公民或集体;权利客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性质的民事权利。主要理由是:
    1、承包经营权表现为对土地等物的直接支配的权利。
    2、承包经营权具有排他性。
    3、承包经营权具有优先性、追及性。
    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区别是什么呢?
    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区别:
    1、所有权人不同: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均是国有土地的共有人,国有土地属于大众所有,由人民政府代表全体中国公民行使所有权。
    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非集体组织成员对该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不享有所有权,故集体土地属于小众所有,一般由集体组织代表其成员行使所有权。
    2、用途不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他用,即通过使用权出让或划拨,用于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
    一是生产工作自用,用于建造办公场所、公益设施等。目前,自用的国有土地不能用于生活、经营用途,如建造住宅、酒店等。
    集体土地的使用方式也可分为两种,他用与国有土地类似,即将使用权转让、出租,获取收益;
    自用方面则与国有土地不同,除了可以生产工作自用外,还可以进行生活、经营自用,如作为宅基地分配给成员、建设集体住宅、娱乐设施、经营设施等。
    3、收益渠道不同:由于政府自用的国有土地不能用于经营,故国有土地的收益主要来自出让使用权获得的出让费。
    集体土地收益渠道则更加宽广,既有使用权他用的转让、出租收益,又有自用土地及其附着物经营收益。
    
     该内容由 苏湖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0 6: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