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借款人实施诈骗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借款人实施诈骗的行为非真实的意识表示,既违背了公序良俗,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样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第一、二款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 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