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拘役与管制的异同点 |
释义 | 拘役和管制的区别及其期限、对象、执行方式和待遇。拘役是剥夺犯罪人自由并进行劳动改造,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适用于轻微犯罪。管制期限为3个月至2年,适用于轻罪、危害小的犯罪,实行社区矫正。拘役需要关押但每月可回家1-2天,参与劳动酌量发给报酬;管制不需要关押,参与劳动实行同工同酬。 法律分析 一、拘役和管制的区别 1、含义与性质不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2、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3、对象不同: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而管制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行为人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 4、执行不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而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九条【被管制罪犯的义务与权利】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二、管制和拘役的期限 1、管制规定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超过3年; 2、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超过1年; 3、管制不需要关押; 4、拘役需要关押但每月可以回家1-2天; 5、参加劳动的待遇,判处管制的犯罪人员参与劳动实行同工同酬; 6、参加劳动的待遇,判处拘役参加劳动的酌量发给报酬。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拘役和管制在含义、期限、对象和执行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适用于轻微犯罪。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至2年,适用于罪行轻微且危害小的犯罪,执行方式为社区矫正。此外,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回家1-2天,而参与劳动的待遇则根据判处的是管制还是拘役而有所不同。以上是拘役和管制的主要区别。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三百四十五条 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时,应当对精神病人严加看管,并注意约束的方式、方法和力度,以避免和防止危害他人和精神病人的自身安全为限度。 对于精神病人已没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解除约束后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解除保护性约束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